成為媽媽是一個全新的奇妙體驗,從得知懷孕的那刻開始,就有數不清的「第一次」,第一次感受胎動、第一次從超音波看見寶寶的模樣、第一次隔著儀器聽見小心臟噗通噗通地跳動,才發現原來孕育一個小生命是這麼令人興奮與期待的事!

同時,也開始變得多愁善感,擔心沒有辦法給肚子裡的孩子最好的營養,害怕一不小心就會失去得來不易的寶貝。不過如果在那之前,我們先對流產有基本的認識,多幾分注意與做好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相信或許就有可能可以預防那一天的發生!

 

什麼是流產呢?

 

流產(又稱為小產)指的是因為某些原因或意外,導致必須在懷孕 20 週以前提早終止妊娠,可分為自然流產與人工流產。

自然流產是很普遍的情形,據統計約有25%的機率會發生,其中又有80%以上的是發生於懷孕的前12週。原因包羅萬象,可能是懷孕初期未注意到,或是母體、胚胎本身出了些問題。

根據常見的狀況可細分成以下 5 種類別 :

圖片來源:rawpixel

 

常見的自然流產分類

1. 先兆性流產

先兆性流產指的是懷孕初期子宮輕度收縮,導致陰道出血的情形。經檢查後胎兒的心跳正常,子宮頸狀況也良好,僅為輕微出血並不影響懷孕進程的話,孕媽咪只需多加休息,並保持情緒穩定即可。

2. 迫切性流產

承上述,倘若先兆性流產已到子宮頸擴張的階段,因子宮頸收縮過度致使出血過多或是胎膜破烈,甚至出現羊水流出的情形時,已無法繼續保住小生命,即稱為迫切性流產,又名「不可避免性流產」。

3. 不完全流產&完全性流產

此兩者是根據陣痛的排出量來作區分。在子宮頸已開的自然流產情況下,通常胚胎、胎盤等會隨著出血一起排出,但有時仍會有部分殘留物,便是不完全流產。如果經醫生詳細判斷檢查後,確認所有受孕組織都已排空,則稱為完全性流產。

4. 過期流產

過期流產意即在胚胎尚未成形,或是在孕期 20 週以內,胎兒在腹中已無胎動、胎呼吸、胎心跳,身體卻無自主排出時,需要立即尋求專業醫生,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處理。過期流產發生時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因此孕媽咪需要特別留意,其可在出血與症狀出現之前以超音波檢查或是血液檢查發現。

5. 習慣性流產

如果曾經歷三次以上的流產,醫學上會稱為習慣性流產。為了避免再次發生,此時會建議進一步進行檢查,包括子宮機能、內分泌系統、遺傳基因以及自身免疫力等等。

圖片來源:rawpixel

 

看到這邊,孕媽咪可能會想問,既然流產發生的比例這麼高,那到底該怎麼辦才能降低風險,避免自然流產發生呢?

 

事前防範流產發生3原則

原則一:了解可能造成流產的風險因子

  1. 母體健康:高齡(30 歲後開始遞增風險)、肥胖、本身痼疾(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婦科問題、長期服用藥物者)、自體免疫異常
  2. 生活習慣:接觸菸酒毒品、長期熬夜、在孕期時從事過度勞累 / 激烈的事
  3. 胚胎狀態:著床不正確、染色體異常、胎盤或其他胚胎組織的發育異常
  4. 其他:食物中毒(吃到受李斯特菌、弓形蟲和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過去曾有流產紀錄、長期暴露於化學輻射環境、外力撞擊等

 

原則二:避免這些孕前 / 孕期「可以控制」的風險

在上面曾提到有許多因素都有可能會增加流產的風險,然而雖然基因、疾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先天條件,不過除此以外,仍然有很大一部份是可以透過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多小心,就可能可以避免發生的情況,

這邊也條列出 5 點注意事項,提供各位孕媽咪們參考:

 

(1) 霍普金斯大學婦產科學專書整理統計指出流產的機率與孕婦年齡為正相關,孕婦小於 35 歲時,大約僅有 10% 的可能小產,可是一旦超過 40 歲後,則飆高至約 45%,所以 30 歲以上的產婦,在懷孕前期必須更加注意。

(2) 由於胎兒成長時所需的一切養分都由母體供給,在懷孕時要特別留意自己的飲食情況,維持飲食均衡的同時,也可以多攝取含有高量鋅、鐵、鈣和葉酸等營養素的食物,並且盡量減少生食、涼性食物、冰品等。此外,勿吸菸、勿飲酒、勿服毒,也是很重要的!

(3) 除了飲食外,孕媽咪也可以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別熬夜、別過度勞累,盡量放鬆身心,維持好心情。外出時也記得穿著寬鬆服裝、少去人多易推擠的地方,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以及避免接觸 X 光、可能含有輻射的物品。

 

圖片來源:Unsplash@Tran Mau Tri Tam

 

(4) 如果家中有飼養寵物,一定要維持清潔健康,並定期帶毛小孩去診所定期檢查,特別是剛收養長期在外流浪的貓咪,牠的體內可能還有經由食用生肉而寄生的弓形蟲。在懷孕期間,可以請家人代勞照顧、清理貓砂,減低糞口傳染的風險。

(5) 每隔一段時間回醫院定期產檢,這麼做不僅是追蹤胎兒的情況,也是觀察母體健康的重要時機。若本身有長期服用藥物的習慣,或是在孕期有感冒、細菌、病毒等感染,在用藥前一定要先諮詢專業意見,先告知目前已是有孕狀態,請醫師、藥劑師針特別開適合的處方。

 

原則三:出現這些徵兆時需要多留意

流產的危險高峰期通常為懷孕初期,大約是 12 週以內(懷胎 3 個月以前),在此時期的孕媽咪如果注意到出現以下情形時,建議立刻尋求醫師協助:

 

  1. 下腹緊縮疼痛感
  2. 陰道出血
  3. 早期子宮收縮

 

不過,就像前面所說的,並不是表示有以上徵兆出現,就一定保不住胎兒,很多時候只是懷孕初期不穩定而導致輕微出血,只要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資源的幫忙,就很有機會能避免憾事發生。

在正確的診斷出來之前,孕媽咪們千萬不要過於焦急,反而動了胎氣唷!

圖片來源:Pixabay

懷孕初期比較不穩定,這篇文章整理了有關流產的基本知識,相信只要做好以上建議的防範原則,平時多加留意生活上的細節,盡量飲食均衡、不要熬夜,維持一顆好心情,很快就會來到孕期中後半的階段,到時就可以稍微放下心中的大石,準備開心迎接寶貝的到來唷!

 

除此之外,其實懷孕本身就有約25% 的流產的風險,當小產發生時,媽媽千萬別苛責自己,絕非因為不小心吃了什麼就流產,而是自然法則的淘汰機制!若媽媽因此覺得沮喪、自責,不妨閱讀身心科醫師李旻珊的文章「認識墮胎後症候群:沮喪、自責怎麼辦?讓身心科醫師陪你聊療心事」,知道妳絕非一個人(抱)。